🔥51CTO热榜:2025-02-20

就在刚刚,微软全球首个拓扑架构量子芯片Majorana 1横空出世,一枚芯片将集成百万量子比特,胜过地球上全部超算,从此,物质有了第四种形态,量子计算机可能会在几年内实现!微软苦研20年的成果,从此将彻底改变世界。
每天,我们都在用微信聊天、刷抖音、网上购物...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神奇的技术:Socket(套接字)。
利用拓扑超导体制造的量子比特速度更快、更可靠,且尺寸更小。它们只有 0.01 毫米,这意味着我们如今有了一条清晰的道路,有望制造出拥有一百万个量子比特的处理器。
在今年1月《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上开源的「开源类脑芯片」二代(Polaris 23)完整版本源代码,基于RISC-V架构,支持脉冲神经网络(SNN)和反向传播STDP。
Nature更是几度发文,因为DeepSeek开源低成本易部署等优势,科学家们纷纷涌向DeepSeek,这种模型已经是科研AI工具中的全能者。
微软推出Majorana 1,这是首款基于新型拓扑核心架构的量子芯片。
由上海交通大学以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研发的 Light-A-Video 技术,为视频重打光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近日,Yann LeCun 团队又发布了一项新研究。他们发现,只需在自然视频上进行自监督预训练,对物理规则的直觉理解就会涌现出来。
如果 Web Worker 发生严重错误或者不再需要继续执行,可以使用 terminate()​ 方法终止 Worker。在 Worker 内部,也可以使用 self.close()​ 来主动关闭 Worker。
本文提出BoostStep算法,以步骤为粒度对齐推理与上下文学习,能够在推理过程中实时提供与当前步骤高度相关的示例提升推理质量,相较于传统少样本学习具有更强的表现、潜力、泛化性和鲁棒性,且可即插即用地应用于树搜索算法中提升生成和筛选的质量。
来自中美英德等 8 个国家 25 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 44 位 AI 安全领域学者联合发布了一篇系统性技术综述论文。
基于新材料和新架构,微软已经构建了世界上首个基于拓扑量子比特的容错原型(FTP)。
我们最近从ChatGPT的开发者OpenAI的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那里得到了一些关于其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线索。奥特曼透露,GPT-5将是OpenAI迈向通用AI目标的关键一步。
政企信息服务事业群DeepSeek攻坚团队选取医疗行业数据作为实验对象,基于Qwen2.5-14B和DeepSeek-R1-Dstill-Qwen-14B两个开源模型,对DeepSeek-R1相关技术的复现实验,通过复现其强化学习(RL)训练和基于R1的蒸馏模型监督微调(SFT)训练过程,提高了政企医疗行业大模型的应用能力,使行业大模型的落地有了新思路。
来自小红书生态算法团队、中科大、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提出行业稀缺的全人工标注Chameleon基准和行业领先的AIDE检测方法。
这个项目的灵感来自去年 DeepSeek 开源的那个 R1 方法,靠着 GRPO(Group Relative Policy Optimization)强化学习方法,在纯文本大模型上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本R1复现笔记旨在以多个开源项目的再复现以及交叉验证为目标,探索R1/R1-zero中强化学习步骤带来的模型效果提升,并尝试展望R1技术在未来模型训练与业务落地上的前景。
借助 GPU 内存交换技术,企业能够更智能地部署资源,而非简单地堆叠硬件,从而在满足用户期望的响应速度的同时,实现成本效益的。
ImageNet-D是一个通过扩散模型生成的新基准,解决了这些局限性,通过具有挑战性的图像将模型推向极限,并揭示模型鲁棒性的关键缺陷。
Palo Alto在安全公告中表示,此绕过漏洞使攻击者能够调用某些PHP脚本,虽然这些脚本可能无法实现远程代码执行,但会“对PAN-OS的完整性和保密性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