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网上看日系车都说日系车耐用,开不坏,一车传三代。但是路上日系车专修真的很多,之前家里亲戚陆陆续续也买过几辆日系车,一直给我的感觉就是。 他确实可以一直用,而且不太容易把你丢在路上。但是体验感很差,小毛病不断。好处就是很好修。有点像小时候的电视。你说它质量不好,但是他二三十年之后还能看。但你说它质量好,他时不时的就出雪花。好处就是你拍一下就能继续看。 所以很多时候看到大家说日系车的评论,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认为车就应该是这样的。只要轮子还能动,就不叫坏。就好像以前我认为,只要一次就能打着火的车,就会认为这个车真好。因为小时候的很多车车真的是经常需要打火好几次。但是现在如果有一个车一次打不着火,需要多打两次。那估计会被骂吧。 之前我哥买的逍客,跑高速的时候玻璃共振。踩刹车的时候感觉特别紧。而且刹车很不线性。车窗升降机有一个也是断断续续不太灵。变速箱有时候还会异响,声音不大,而且几率也不高。同时伴有换挡顿挫。 反正我开的是很不爽,但是他觉得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他觉得车就是这样的。他认为没有这些问题的车至少得四五十万。但问题就是那些四五十万以上的豪车。也有一样,比如车机卡顿,功能受限等等一些问题。也就是功能越多,坏的越多。 可是我另一个哥的途乐,也一样,小毛病不断。电瓶,启动机经常有问题。大毛病应该算是发动机漏油吧。但是他也认为这些是正常的。开了十几年。确实没把他扔在路上几次。但也不是绝对没有。 所以我一直很好奇,之前刷抖音,有一个人买的国产车。说颠簸的时候玻璃共振。前段时间我刚做了朋友的奥迪a6。他给我炫耀他花了1万多改的音响。他一放音乐,那个玻璃的共振。吵得我头疼。就和那个说国产车玻璃共振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他也认为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 当然我也不是洗白国产车,国产车的问题确实很多。有一些也确实比这些合资车要差很多。但是似乎大家对国产车的问题,就很吹毛求疵。但对于合资车的问题,大家会觉得就是这样的。 就好像以前有一个经典的段子,别人让我推荐什么手机,我一定会推荐苹果。因为如果我推荐小米。哪怕是他自己操作问题,他也会骂我和小米。但如果他买的是苹果,他只会反思,是不是自己不会用。 当然我是带着一些答案来问问题的,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能用自己真实的经历来说服我。我仔细想了一下,我家的电动工具也都是牧田,博世,费斯托。虽然国产的东城,大友质量也不错。但确实觉得国外的好一点,可能也是心理作用。 所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车这件事上,我觉得国产的挺不错的。客观想日系车应该是不错。用的零件也都是原装进口。但实际经历却不是那样的。所以我也很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