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效应”不灵了?化妆品卖不过饮料、衣服。
据财联社,“11月化妆品消费跌这么多,‘口红效应’怎么不灵了?”这句来自网友的质疑,反映了2024年化妆品行业的现实困境,坐拥最具消费力的女性用户,化妆品在下行期却未能表现出更强的韧性。
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化妆品零售额434亿元,同比骤降26.4%,消息一出市场哗然。这样的数据背后虽然有行业自身因素,但也与今年双十一提前导致10月零售额率先爆发有关。
综合考虑今年前11个月化妆品类零售数据,同比降幅为1.3%,这一成绩虽谈不上明显滑坡,但较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的表现仍有一定差距,较同期饮料类3.2%的增速和纺织服装类同比增0.4%的表现也有差距。
考虑到12月零售额影响相对有限,这意味着,化妆品很可能连续三年跑输社会零售大盘。
回溯历史,2022年是行业景气度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化妆品零售额增速长期跑赢大盘,“高增速”一直是化妆品从业者挂在嘴边的行业优势。但进入2022年,行业形势出现转向,当年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降幅达4.5%,同期社会零售大盘下滑0.2%,两者的差距在2023年曾缩小,但随着今年前11月数据出炉,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谈行业反弹仍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