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还造车吗?极越到底是谁的?媒体调查。
据第一财经报道,“极越到底是谁的”,这个问题令员工和供应商困惑;夏一平声称极越80%的话语权在百度,而供应商认为极越只是家销售公司,技术和生产分别在集度和吉利。
百度称“由于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既定商业计划无法执行”,意味着其造车战略可能就此终结;百度可能进一步整合L2+和L4业务团队,更多押注“萝卜快跑”。
极越的突然破产令不少人意外。但有关极越可能破产的消息几个月前就曾在社交媒体传出,迹象之一是为极越代工的吉利汽车停止了该品牌的生产。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百度于10月派人到极越汽车查账,发现了公司管理层尤其是夏一平的腐败,以及70亿元的巨额债务,因此决定停止原计划的30亿元新投资。记者获得的消息称,这些债务主要是拖欠吉利的造车费用,其余是针对供应商的应付账款。记者从一个供应商维权群获得的欠款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欠款总额已超过8亿元。而他们目前并不在百度和吉利的联合声明想要“善后”的名单中。
直到现在,极越汽车位于安亭的总部大门前的招牌还是紫色的集度。在这个总部门口,记者听到两种说法,其一是如果夏一平卸任,百度可能继续投资,12月13日下午,有关极越“复活”的消息也不断从社交媒体传出,但后来又被一些人否认。有供应商称,即使极越继续造车,他也不会再跟随,目前,他还没有拿到自己的100万元欠款。“(这个行业里)有很多连续踩雷新能源车的供应商,说明这个行业已经没有信誉度了。”另一位供应商说。被拖欠最多的供应商来自宁波,金额达3858万元。
相反的说法则是,百度会彻底放弃极越,这也意味着百度会终止造车。12月13日晚间的联合声明中写道,“由于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既定商业计划无法执行”,也支持这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