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
据上海证券报消息,2025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随着材料技术的革新,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机器人“骨架”材料正向轻量化发展,镁、铝合金和PEEK等新材料将替代传统钢材。据测算,单套人形机器人壳体镁合金的用量或在13.7公斤左右,远期以100万台套测算,对镁金属消费的拉动量级大概在1.37万吨。
而在“肌肤”技术方面,柔性传感器和仿生皮肤的应用,使机器人更具人类触觉感知能力。据高工产业研究院预测,电子皮肤在2024年全球市场总产值约为63亿美元,未来十年将保持17%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34年超过300亿美元。材料的不断突破有望降低成本,促进机器人在工业、医疗、家庭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成为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