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热榜:2025-02-14

这次去的目的是办卡,总共就呆了两天。 感受如下: 1.出了西九龙高铁站抬头一眼看见了几个巨幅大字"耶稣是主",这算是第一个冲击,在内地不可能见到如此直白的宗教宣传,所以很明显感受到这个地方和内地真的不一样 2.城市确实很老旧,但是,他们的大部分设施只是老,但是功能没有任何问题。和内地比起来我觉得是金玉其外和金玉其内的区别(关于这点后面会有更深的感受)。 3.交通方面并没有想象的方便,之前以为香港地方不大人口密度那么高,地铁应该会很方便,但情况并不是这样,地铁通常要走挺远,公交站(好像分大巴小巴之类的)密度应该挺大,但车辆的频率并不高,我坐的那次(小巴)等了快半小时。还有可能是我自己的原因,他们的公交站牌我没看懂。 另外,坐小巴如果乘客不按铃是不停站的,我坐的那次就坐过了,是到了下一站有个女士按了铃我才跟着下去的,这方面我觉得是为了节省时间。 总体第一天因为赶时间和不熟悉路况等原因,感受挺差的。但是接下来就完全颠覆了我的感受。 1.几顿饭都是随便进的小饭店吃的,价格平均大概 50 左右,都很好吃,吃得出来食材质量都很好(对比国内的预制菜),分量也很足 2.车上车流人流那么密集,但是两天下来我只听到 3 次按喇叭(特意留心数的),都是很短暂的滴一下那种,很不可思议。而且好像没看到过堵车的情况,路上车速都很快,即使在中环这种市中心区域。我猜测原因可能是严格的人车分流以及大家都遵守规则,路两边都有护栏,只在红绿灯位置开放给行人,所以香港的道路几乎全是快速路。 3.每个红绿灯路口都有盲人导航用的那种滴滴滴的声音,而且声音很大。一开始听着还觉着有点刺耳且觉得有这个必要吗,直到我看到有一个盲人单独拿着一根导盲杖在路上行走,我才感受到这个城市对障碍人士的用心。路上有很多坐轮椅的人,他们几乎可以顺利通行任何地方。 4.关于香港本地人歧视说普通话的内地人,我个人的感受是这是个误会。举个例子,我第一次办卡的那个分行,客户经理跟我说话非常客气,然后中间我在填表格的时候来了个本地人用粤语跟他说一些事情(我完全听不懂),他们俩对话就跟吵架似的,然后中途时不时客户经理会弯下腰小声非常客气地跟我指导"x 先生,您 xxx",然后站起来接着跟那位本地大街"吵架",那种感觉就像面对家里来的客人。也的确遇到过几次态度不好,一次是坐小巴我问了下司机这车是不是到 xx ,对方是个五六十岁的大叔,非常不耐烦地说了几句,我没听懂,然后我就下车了。还有饭店老板大部分不会像内地这样笑脸相迎,更多的是面无表情的滴给你菜单,但他们面对说粤语的本地人也就那样。 我个人的感觉是,第一他们的商家和消费者是更平等的关系,而不是像内地这样好像去消费就是大爷。还有他们做事更讲究按规则办事,所以人和人之间显得比较冷漠。我个人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总结,这次去有好的感受也有不好的,但总体我觉得还是感受到了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区别。 我觉得香港的文明程度还是很高的,感觉在那边**不用总提防着如何不被坑蒙拐骗,这种能够放心的感觉太棒了。** 香港对我们内地这些 8090 后来说是一个太特殊的存在了,想说的话挺多的,所以内容组织可能有点混乱。 最后真心希望香港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千篇一律的世界真的很没意思。
陕西咸阳
我当时娶媳妇彩礼 10 万,本来 8 万,丈母娘说 8 万的时候我还了个嘴,硬是给了 10 万。给嘴买单。
我一个宝鸡女同事说他们那彩礼 28 万,她们那好像都是(宝鸡靠近甘肃的地方),并且对象家里也知道行情如此欣然接受。
一个山西女同事,要求上门入赘,并且家里还要有钱,长相还得好,各种挑剔,还得拿 10 万块。
之前一个山西男同事,谈的他们那,谈了挺久,彩礼 30 万。就感觉很吃惊。
基于 NFC 的「碰一碰」,目前已经在商超收银机(付款场景)、麦当劳的桌面(点餐场景)上见到了。感觉确实比拿相机扫二维码更便捷: 「碰一碰」: 开启手机 NFC -> 随手碰一碰 -> OK 「扫一扫」: 开启 APP -> 点击扫一扫按钮 -> 对准二维码扫码 -> OK 「碰一碰」只需要 2 个步骤,且对操作的精确性要求低,只需要 1 次精确点击, 而「扫一扫」需要 3 个步骤,且对操作的精确性要求高,需要 2.5 次精确点击或瞄准。 这算不算支付宝在支付领域抢占入口的一次尝试?
是不是还高额的套餐,还是说一个保号,一个流量; 我看现在身边的朋友,都已尽换成了两张卡的
鄙人阮姓、已知蛇年男宝
比如统计的城乡平均月收入 3 、4k 的,根据常识也知道很难维持正常生活。这种统计数据会让大家感觉良好、心平气和、心生优越。但是体感上身边的人只要在城市里干点正经工作的基本上都 7 、8k 或者上万。
用了 cursor 感觉自己干 2-3 个人的活没啥问题
各位佬们,小弟最近遇到一个问题,不知道有没有发财的有缘人给出个主意。 背景: 17 年父亲给我买了房子但是做了接力贷,本人的名下银行卡作为每月还贷款的卡。 现在准备卖房,但是父亲年纪大了( 69 ),准备把房子卖掉一部分给父母养老,一部分投资。可就算做了公正委托我卖方后,房款还是只能直接打到他名下的卡里。 上次问银行想开网银,这样等钱到账了我再帮他操作转账,可银行一听年龄都不允许开通网银,所谓“必须要看到他老人家会用网银才给开通”,我:WTF ? 有什么办法可以顺利的把老人银行卡下面的钱转回给我吗? 1. 老人去柜台转账是个办法,但是老人身体腿脚不好,中风后嘴巴说不利索,不知道去柜台后(县级市银行),又被他们当成什么,各种拷问或者不同意转账。这样就更没办法搞了,明明自己的钱,变得更难搞。 2. 不知道大家卖的时候是否可以跟买房人协调,打给另一个人的卡上吗,比如房本上是我父亲的名字,但买房人直接把钱打给我。
女朋友是一个坚决的丁克,甚至一开始还是一个不婚主义。两个人相遇之后发现很合拍相处愉快,才有了结婚的念头。 我以前没有特别明确的考虑过孩子的问题,一方面是还没到这个阶段,一方面是觉得自己也是孩子。和现女友在一起之后两个人讨论思考过后,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知之后也是决定丁克了。 今年 5 月要办婚礼了,之后父母的催生是一个大麻烦,有没有有经验的同道分享一下经验~
老板 90 年的 15 年日本留学回国创业 行业 跨境 电商 现在要做 erp ai 自动上品,数据清洗,审核,上传 现在只有后端我自己(我自己独裁),自己写了几个月,目前只公司内部用 使用效果很好,跑通了,盈利了 使用效果很好,跑通了,盈利了 使用效果很好,跑通了,盈利了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老板很看好这个项目过年都没闲着, 一直开会说这个事, 老板手里握着很多客户,很多资源都等着用 要求: 1. 后端吃饭语言 py, 以后也会一直用 py,主语言不会变了,有电商 erp 经验最好 2. 需要是杂家,什么都要懂, 本人厌蠢, 下到操作系统编译器 GUI 三大浪漫, 上到商业策略、市场运营、用户心理、资本运作、人类社会、 3. 懂点前端的知识,写过前端的东西, html css js 三件套, 三大框架撸过任意一个 demo,起码做到脑子里有货,哪怕是 localhost 运行玩过框架 4. 英语好,英语好,英语好,看英文文档没问题,写个英文 comment 没问题 (或者有其他第二语言,日语/韩语/西语/德语) 不能只会简体中文 5. 我是金牛座 INTJ, 所以要求 mbti 类型最好 且依次为:ENFP=ENTJ>ENTP>INFJ>INTP>INTJ. I 人韧性比较低,会打退堂鼓,就算有天大本事,不做=0, 我已经过了这个阶段,开始变的有点 E 了,明白自己会把自己累死,缺点已经改正,眼里也能容得下沙子了,执行力很高. 处于事业上升期, 且多次试错体悟进化后的 INTJ ,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6. 八字得合,紫薇斗数盘要合, 大运最好要同步。 本人不相信个人努力,因为不是稀缺资源太廉价了,只相信命运, 你说我是神棍也好,SB 也好,i dont fxxking care, 阅历和悟性足够的,且有幸有耐心看到这一条的,希望能和你内心共鸣 7. 三年内没去过医院,身体要好,气血足, 不要药罐子病秧子, 本人会九阳神功(我没开玩笑),5 年没得过病(感冒 1 天就好), 不喝酒 不抽烟 没纹身 想到哪写到哪,许愿贴 有意请[发到这里](mailto:[email protected])
在垂直领域,一直都有一些高质量的论坛。比如摄影爱好者去 "色影无忌" 论坛,比如计算机安全从业者去 "看雪" 论坛。 相比之下,V 站已经没落了。随着 ChatGPT 的流行,一般性技术话题的数量和深度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而小众节点比如 "摄影"、"咖啡" 可能一周都没有一个帖子。 大概是时候把目光转到哪些仍然活跃的垂直类论坛,然后建立一个个人 RSS 清单了。 --- 请同学们推荐你知道的高质量垂直类论坛。请尽量不要发重复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