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个月地方借钱8.7万亿元,花哪了?
据第一财经,地方正加快借钱缓解年底资金紧张局面,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为11月发债主要目的。
根据公开数据,今年前11个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约8.7万亿元,同比下降约4%。其中11月份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约1.3万亿元,其中八成以上资金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这主要由于11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地方新增6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其中今年可发行2万亿元,而11月份地方实际发行了约1.1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剩余的额度将在12月完成发行。此举旨在通过债务置换实现展期降息,缓解当期地方偿债压力,从而使得地方腾出更多资金和精力用于保民生、促发展。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整理公开数据发现,上述8.7万亿元的一半资金用于“借新还旧”,即偿还到期债务本金或存量债务(含隐性债务)等;另一半资金则投向重大项目,用于稳投资、补短板、促消费。
从12月份发债情况来看,地方发行债券主要以置换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券为主,预计发行规模约0.9万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大规模化债安排将显著降低地方原本需要自行消化的隐性债务,节约地方利息支出,使其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空间来促发展。同时,债务置换将加快地方政府对企业欠款的偿还,进而改善企业资金流状况、提振企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