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榜:2024-12-03

15:40  新浪新闻  215元存银行19年只剩8元
外交部:中方欢迎智方继续在华举办“智利周”活动,乐见两国的互利合作纽带日益紧密。

在12月3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中国“智利周”是智利连续多年在华举办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系列推广活动,目前第九届中国“智利周”正在北京、杭州、成都、广州等多地举行,一系列别开生面的活动正在中国掀起智利热,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对此,发言人林剑表示,中国和智利是好朋友好伙伴,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利益契合点多,合作领域广阔。“智利周”的活动连续在华举办,影响力逐年提升,有力见证了近年来中智关系的蓬勃发展。中方欢迎智方继续在华举办“智利周”活动,乐见两国的互利合作纽带日益紧密,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三号。

据央视,北京时间2024年12月3日13时5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三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业务,并开展相关技术试验验证。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49次飞行。
明日起券商试点跨境理财通正式展业,首单將出。

据财联社了解,券商试点跨境理财通业务将于12月4日(本周三)正式展业,符合要求的投资者可进行投资。目前14家试点券商正加紧最后的冲刺准备工作,以期拿到展业当日首单。11月1日,证监会公布首批参与跨境理财通试点的券商名单,过去的一个月,券商已完成投资者资格预审、产品构建、营销队伍建设以及投教服务跟进等系列工作。
阿根廷对华拉链产品作出反倾销调查终裁。

据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局消息,11月29日,阿根廷经济部发布2024年第1280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秘鲁、印度尼西亚、印度的拉链产品(南共市税号为9607.11.00,9607.19.00和9607.20.00)作出反倾销终裁,决定对涉案国家不同的产品设定不同的最低限价,对出口离岸价(FOB)低于最低限价的涉案产品征收相当于最低限价与出口价差额的反倾销税,中国产品最低限价为6.6-28.7美元/公斤。
香港房地产开发商侨福集团据悉寻求至少28亿港元的私募贷款。

据报道,香港房地产开发商侨福集团在寻求至少28亿港元的私募信贷,用于为一笔银行贷款再融资。侨福集团提供港岛阳明山庄的两座塔楼、一个停车场及其他资产作为抵押,贷款期限可能在两到三年。目前该事项仍在讨论中。
马斯克公开批评激光雷达智驾方案:纯视觉方案才是自动驾驶的未来。

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近期再次公开批评激光雷达,称其为“错误的解决方案”,并重申了其一贯的观点:在复杂的道路驾驶环境中,模拟生物神经网络和眼睛的视觉系统,才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与特斯拉的“纯视觉”路线不同,国内多数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采用的是融合感知方案。这种方案结合了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旨在增强系统的冗余性和感知能力。尽管如此,马斯克依然认为,激光雷达和雷达与视觉结合所带来的“感知不一致性”使得这些技术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年底迎土拍高峰,11城待出让宅地起拍总价超百亿。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12月,24个重点城市计划出让含宅土地519宗,起拍总价2527亿元。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有11个城市的起拍总价超过100亿元;广州、武汉2个城市的起拍总价超过200亿元。
忱芯科技完成2亿元B轮融资,国投创业领投。

忱芯科技近期已完成B轮融资,金额为2亿元,本轮融资由国投创业领投,阳光融汇和老股东火山石投资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前瞻产品研发、新产品量产及全球化业务布局。
豆包上线图片理解功能。

据界面新闻,豆包已上线图片理解功能。豆包APP及豆包PC新增照片及相机按钮,上传图片后可识别图片内容。
担心落后于礼来,诺和诺德印度团队敦促尽早在印推出Wegovy。

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担心在印度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上落后于竞争对手礼来(LLY.US),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NVO.US)的印度团队一直在推动该公司在印度更早推出其广受欢迎的减肥药Wegovy,以保持其在全球范围减肥药市场中的领导地位。诺和诺德此前表示,一旦获得监管部门批准且供应充足,Wegovy可能会在2026年进入印度。但在近期,诺和诺德的印度团队提议将Wegovy在印度的上市时间提前到明年,而礼来预计也将在同一时间在印度推出旗下减肥药Mounjaro。
德孚转向启动北交所IPO辅导。

安徽德孚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进行了IPO辅导备案,拟在北交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机构为华安证券。该公司从事汽车助力转向系统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
多人工资被换成商场购物卡?每月仅一天能用,消费金额被控制。

据九派新闻报道,日前,有网友发视频称,工资被折换成购物卡,该购物卡在使用时遭诸多限制,“有时会限制每月只能1号购物,一次不能超过300元,有些人拿了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购物卡。”12月2日,该商场一工作人员称,目前此卡消费时确实有限制,使用时间在每个月的1号,“一个人一张卡,一次一两千元。”

2023年6月,《都市报道》就曾报道过此事。有消费者称工程款被抵换成96万元购物卡,消费时处处受限。对此,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律师陈贞表示,购物卡属于法律上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根据相关规定,发卡企业或售卡企业应履行提示告知义务,确保购卡人知晓并认可单用途卡章程或协议内容。若上述商场没有遵循规定,没有公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章程相关信息,限额度限门店限时间属于设定了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涉嫌违法。

另外,企业若以购物卡等非货币形式支付工资,已经是违法行为。其建议,消费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同时,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via 九派新闻)